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厦门生物医药入选“国家级”名单 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娱乐3922人已围观
简介厦门生物医药入选“国家级”名单此次被纳入全国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宝生物创新药物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在认真进行科研。海峡网11月11日讯 海西晨报记者 ...
厦门生物医药入选“国家级”名单
此次被纳入全国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级将迎来新的厦门新发展机遇

特宝生物创新药物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在认真进行科研。生物
海峡网11月11日讯 (海西晨报记者 钟宝坤 通讯员 庄如真 钟建平)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又迎来重大利好。医药遇近日,入选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名单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成功入选,将迎是展机全国首批入选的16个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集群之一。这是国家级继2012年12月厦门市获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生物与新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之后的又一殊荣。此次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被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厦门新将进一步助力厦门市“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生物加快厦门培育未来产业的医药遇步伐。
扶持
厦门生物医药
将获国家级支持
日前,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有关工作的名单通知》,公布第一批16个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集群名单,将迎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成功入围。
厦门此前启动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数字诊疗装备和新型药物等产业在列,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要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厦门的未来产业工程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谋而合,这也证明厦门发展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和必要性。
按照国家发改委部署,产业集群将通过建立战略性行业指导专家组、打造区域创新平台、设立产业专项金融服务机构等措施,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面向未来,打造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具体包括重点建设项目将择优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在知识产权服务、重点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支持等。
在2014年,厦门就成功入选生物医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获得中央财政1.5亿元支持。
发展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迅猛发展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十二五”以来,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5%,2018年产值574.66亿元;2019年预计产值6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截至目前,产值或营业收入上亿元企业达102家,在境内上市挂牌企业达23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生物医药单品达到15个。
厦门市科技局以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与健康“双千亿”工程,2019年1-10月,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已完成3项,投资总额6.73亿元;在建项目29项,投资总额94.86亿元;在谈项目6项,计划投资总额15.7亿元。
目前,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体外诊断领域聚集了英科新创、艾德生物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奥佳华的医疗器材出口份额和工业产值连续十多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此外,1类新药成果突出,已有恩经复、益可宁、派格宾等3个创新药物实现产业化,累计销售额60多亿元。万泰沧海与葛兰素史克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新一代宫颈癌疫苗,特宝生物即将在科创板上市。化学创新药异军突起,力品药业多项高端制剂产品入选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并开展国际临床试验。
契机
积极打造更多新兴产业集群
厦门积极培育千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该集群此次入选“国家级”名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实施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倍增计划的意见》《关于做强做大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生物医药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群既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接下来,厦门将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大金融支持,培育高端人才等,积极打造更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Tags:
相关文章
固化了的玻璃胶怎么弄掉 玻璃胶沾到手上能去掉吗,行业资讯
娱乐玻璃在现代得到广泛运用,一直是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的产品。通过使用特定的处理手法,我们既能够使玻璃的特性充分发挥,又能够弥补其缺点,不再受制于玻璃的天然属性。例如夹胶玻璃不但能够隔热保温,而且碎片 ...
【娱乐】
阅读更多创新驱动全球供应链数智化绿色化发展
娱乐在16日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全球供应链报告与指数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说,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的驱动作用越发显著,增强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碳捕集与封 ...
【娱乐】
阅读更多中国科技企业创新成果“链”接全球
娱乐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7月16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吸引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本报记者 程功摄有了“脑眼手脚”能真正为人类做事的智能体,会场里&ldqu ...
【娱乐】
阅读更多